了解后拨跳档的原因
在调节后拨之前,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跳档现象。跳档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
变速器调整不当:后拨的调整不当会导致链条无法顺利移动到所需的齿轮上。
链条磨损:如果链条过于磨损,可能会导致抓不住齿轮,出现跳档现象。
飞轮或链条磨损:飞轮和链条的磨损程度会直接影响变速性能。
后拨组件损坏:如后拨本身、弹簧或限位螺丝损坏,都会导致跳档。
线缆问题:变速线缆的磨损、卡滞或者调整不当,都会影响变速的顺畅性。
工具准备
在开始调节后拨之前,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工具
六角扳手:用于调整后拨的固定螺丝。
螺丝刀:用于调整限位螺丝。
链条测量工具:检查链条磨损程度。
润滑油:保持链条和变速器的顺畅运行。
清洁工具:如布和刷子,清洁链条和齿轮。
检查链条和飞轮
在进行后拨调整之前,首先检查链条和飞轮的状态
链条检查:使用链条测量工具,检查链条是否已经磨损。如果链条的磨损程度超过标准,建议更换链条。
飞轮检查:观察飞轮的齿牙是否出现明显磨损,特别是在高负荷情况下使用的齿轮。如果磨损严重,也需要更换飞轮。
后拨调整步骤
调整限位螺丝
后拨上有两个限位螺丝,分别是高限位螺丝(H)和低限位螺丝(L),它们控制链条移动的范围。
调整高限位螺丝(H)
将变速调至最小齿轮(即最小的飞轮)。
检查链条是否能够顺利移动到最小齿轮上,链条与后拨的距离应在1-2毫米之间。
如果链条无法顺利移动,或有异响,可以适当拧动高限位螺丝。顺时针旋转会限制后拨的外移,逆时针旋转则增加外移。
调整低限位螺丝(L)
将变速调至最大齿轮(即最大的飞轮)。
检查链条是否能够顺利移动到最大齿轮上,同样保持1-2毫米的距离。
如果链条无法顺利移动,适当拧动低限位螺丝,顺时针旋转限制内移,逆时针旋转增加内移。
调整变速线缆张力
变速线缆的张力也会影响后拨的性能。
检查线缆:确保线缆没有磨损或松动,如果有需要更换或调整。
调整线缆张力
先松开变速手把上的固定螺丝。
拉紧线缆,确保线缆在无负载情况下能够顺利滑动。
固定线缆,再次测试变速是否顺畅。
调整后拨位置
有时后拨本身的位置也需要调整,以确保其与飞轮的对齐。
检查后拨与飞轮的对齐:在最小齿轮时,后拨的滑轮应与飞轮平行。使用六角扳手松开后拨的固定螺丝,轻轻调整后拨的位置,确保其与飞轮平行。
重新固定后拨:确保调整后固定螺丝紧固,避免在骑行过程中松动。
测试变速
完成以上步骤后,务必进行测试,以确认调整是否有效
逐一测试各个齿轮:从最小齿轮逐步变速至最大齿轮,注意变速的顺畅性和是否还有跳档现象。
进行骑行测试:在实际骑行中测试变速是否流畅,尤其是在爬坡或加速时。
维护建议
为了保持后拨的良好性能,建议定期进行维护
定期检查链条和飞轮的磨损: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,避免影响变速。
保持清洁和润滑:定期清洁链条和变速器,并涂抹适量润滑油,确保顺畅运行。
定期调整后拨:尤其是在长途骑行或频繁换档后,检查后拨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。
后拨跳档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维护来解决。了解跳档的原因,掌握后拨的调整技巧,能够让您的骑行更加顺畅舒适。如果在调整过程中遇到困难,不妨寻求专业技师的帮助。希望本文的攻略能够帮助您解决后拨跳档的问题,让您的骑行体验更加愉快!